诗蝉杂文之—— 辞官的几个文人
诗蝉杂文之——
辞官的几个文人适逢十月,序数季秋,一年一度的国考也快到来了。虽然在中央一波波打虎形式之下公务员已经成为一个人人自危的职业,然而国人对于公务员的热情丝毫不减,“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是英雄气概使然,还是“虎山”中藏了黄金屋和颜如玉,吾不知也。 有人说婚姻是座围城,其实官场亦然。有削尖头颅往围城里钻的,也有丢掉鞋子往外跑的。比如明代万历年间才子袁宏道,一路从知县做到国子博士,大红大紫之时却激流勇退,一封辞呈告老还乡,到底又是为何呢? 其实年轻时的袁宏道也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爱国青年,怀揣“修身,养性,治国,齐家,平天下”的夙愿,25岁高中进士,做了江苏吴县县令。按说一朝令在手,便可大展拳脚了吧。非也,袁知县当官没几天便开始向朋友丘坦抱怨:“弟作令,备极丑态,不可名状。遇上官则奴,候过客则妓……一日之间,百暖百寒,乍阴乍阳。” 我滴个乖乖,这也把当官形容的太惨了吧。电视剧中的县令出门可是鸣锣开道,平民回避的啊。再不济也是锦绣高马,清水撒街吧。不过对待现管的长官和视察的领导,该卑躬屈膝就得卑躬屈膝,五百年后的现在也不是一样吗?对上阿谀奉承陪尽笑脸后,你可以对下颐指气使把丢的面子从下面找回来的嘛,何至于“百暖百寒,乍阴乍阳”。要不说,文人当官就是矫情,既要面子又要前程,哪有这等美差。 不过明朝官员冗杂是出了名的,“十羊九牧”挂空名领官饷的不在少数。而且他们也颇为关心“社稷民生”,今天微服私访,明天考研调查。所谓来即是客,怎么周也得好吃好喝招待,好玩好话伺候,最后走的时候还得塞点土特产啥的,要不然回头到中央说你点坏话就够你喝一壶的。一天可以,两天可以,如果天天如此,月月如此,任是人消受的起,荷包也是消受不起的,如果脸皮薄,孔孟圣人迷魂汤喝的太多不好意思刮地皮,那只能穷死饿死了。另外,既然当官就要面临抉择:站队。酒桌上觥筹交错,歌舞升平,其实是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试探。选择了正确的队伍,可以一路青云,直达魏阙。选择了错误的队伍不仅前途堪忧,而且性命不保。历代党争屡禁不止,也无非是东风压倒西风,西风又吹散东风,这样如履薄冰,战战兢兢的生活用如奴如妓,百暖百寒来形容也不为过。 看来当官也不是人人可为的。尤其是文人,得意时忘形,失意时丧志,心里素质太差,自己不工于心计,却骂官场黑暗。平时还喜欢小资一下,写个词儿,听个曲儿,受不了案牍劳形,这又怎么能乘风破浪,屹立不倒呢? 同样,清乾隆时期著名画家郑板桥也是在当了十二年七品芝麻官后愤然辞职的。郑县令在任期间为官清廉,爱民如子,业务能力也很强,处理案件速度也很快。在潍县任职的时候正好赶上当地闹饥荒,到了人吃人的地步,郑板桥要开官仓放粮,可是有人阻止,说需要个申请才行。郑板桥一听火了:都什么时候了,还打申请,等申请下来,人早死光了。如果上级怪罪,我来承担。就凭这一腔热血,潍县上万人得以活命。上级虽有微辞,但也不好说什么,只能是下不为例了。 关键的事情在于他在赈灾期间打击地方乡绅,逼迫富豪平价卖粮。所谓强龙不压地头蛇,红楼梦中贾雨村曾有“护官符”指引前程,而板桥自毁“护官符”,这么做无疑是自绝后路。事后被告发,上级正愁找不到借口出气,于是责备他赈灾不当,板桥也受够了,一气之下告病还乡,走的时候“一肩明月,两袖清风”甚至连贼都懒得去偷他。文人为人处事耿直不阿的品性注定他们宁折不屈,不愿折的只能远离官场,乐得一身逍遥了。 能看清自己,浪子回头固然不晚,但在一开始就清楚自己所能,远离自己恶,未尝不是另一种明智。东晋时竹林七贤的嵇康嵇中散身为前朝驸马爷,稔知自己危在旦夕,所以对山巨源伸出的橄榄枝哂笑不已,并写下最有名的绝交书《与山巨源绝交书》以示自己不适合当官,书中说自己性格太懒,懒到什么地步呢?“头面常一月十五日不洗;不大闷痒,不能沐也。每常小便而忍不起,令胞中略转,乃起耳。”半月洗一次头,早晨被尿憋醒,实在忍不住才起来,这也的确是够懒的了。 同样能够看清世事还有庄子,一次,庄子正在河边挺悠悠然钓鱼,突然来了两位楚王的使臣,他们恭恭敬敬地对庄子说:“先生,我们大王想请您到朝廷做官,”庄子无意当官,直截了当地拒绝又有失礼貌,于是做了一个这样的回答:“我听说过从前楚国有过一个神龟,已死去三千多年了.大王对它十分的敬仰,用精美的竹器盛着,上面还盖着极华贵的丝巾,高高地供在庙堂之上.不过有一点我搞不明白,你们替我说说看,这就是,在那只龟自己看来,究竟是死了后被人把骨头当做宝贝高高地供起好呢?还是像生前那样快活地生活在泥里摇头摆尾呢?”两位使者听了立刻回答:“当然是快活地在泥里摇头摆尾好呀!”庄子听了也就立即答道:“那么二位请回,且容我继续在泥里摇头摆尾吧!” 请注意这段妙答,既是温暖的又是明确的,即便是拒绝,也可以拒绝得礼貌得体。高官厚禄之前而不谄,又是何等的潇洒与旷达。
辞官辞的同样潇洒的还有清朝的龚自珍。道光十九年(1840年),他由于看惯了官场的尔虞我诈,加之自己理想和抱负又难于实现,于是便毅然辞官南归,走时只带了旧书数车,走的依然是两袖清风,潇洒无牵挂。龚自珍从青年时就深刻意识到清朝封建国家正在面临的重重危机,并且积极的仕途挽救它,在农业上主张按照宗法制进行分田,目的是改革当时的封建阶级,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撼动这个封建社会的专制统治,所以效果并不大;同时他还非常关心现实生活中的重大政治社会问题,他始终不与封建官僚同流合污,反之不断批评讽刺并加以建议。 他提出经世致用的思想理论,主张经史的使用必须以现实情况作为主要依据,两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对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他主张要巩固西北边防,加强士兵训练,坚决抵制鸦片贸易,以对抗侵略实现国家长治久安。但当时的清朝统治者并没有给予高度重视,空有满腔热血而得不到重用,这也是龚自珍为什么辞官主要原因之所在。他在已亥杂诗中写到:“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说的是如此的潇洒,如此的气势逼人。我为他的精神所感动,也曾为他写过一首诗,以表达对其敬佩之情: 咏龚自珍 故纸轻车南去痕,尚存剑气与萧心。 明良论国开先策,致用通经济后贫。 气是风雷拯乱世,志当骢马报民恩。 不堪作别空山客,留得诗情一路吟。 当然,也并不是说所有的文人都不适合当官,只不过当官之后就要一心为民,放弃自己的部分业余爱好,隐忍自己的怜悯之心,才能成就一番事业。如变法之王安石与力挽狂澜的张居正,其为人都是以狠著称,对待异己绝不留情。治世能臣与万古青草之间如何抉择,还要量才而行,量力而行,否则最后如王衍一般清谈误国,身死名灭就不好了。 诗蝉2016年春草于河北师大
|
欢迎大家访问诗蝉诗画网
李运成国画,油画,诗词诗画欣赏网站-诗蝉诗词网